中国农业设备网 - 农业设备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动态 | 市场热点 | 国内综合 | 国际综合 | 价格行情 | 市场分析 | 企业动态 | 休闲农业 | 农业会展 | 技术专栏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系列报道:特色产业如何创造经济效益
6.biz | 商业搜索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系列报道:特色产业如何创造经济效益

信息来源:chinaagro.com   时间: 2012-05-15  浏览次数:405

    莽莽高原,涌动着无限生机和创造潜能。把高原农业如何真正“特”起来的问题带到田间地头和专家面前,得到的答案并无二致,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打开独特优势转化为产业经济优势的屏障,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乡村干部群众说得更加生动直白:走市场,卖特色,点票子。
    地貌立体,山地、丘陵、盆地、河谷皆有;气候多样,热带、亚热带、温带7个气候类型齐备;资源丰富,物种多样性居全国第一,“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园”、“生物资源基因库”令人艳羡……独特而优越的自然禀赋,为高原特色农业展开了打造高原粮仓、特色经济作物、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的美好前景,但这些特色优势向市场转化的路径具体怎样走、突破口如何选择呢?
    一朵鲜花绽放的绚丽传奇
    当我们纠结于高原特色农业究竟该如何突破时,探究云南的“鲜花之路”就会明白,是不是特色,有没有优势,能否形成竞争力,要由市场说了算,要看我们怎么做。
    一个精彩的“鲜花故事”,开篇其实有几分平淡和偶然。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呈贡县斗南村的几个农民灵光一现,在滇池畔播下第一粒花种,谁也没有料到,短短数年便在红土高原挥洒出大片玫瑰般的财富传奇。透视这枝越开越艳的“花朵”,其中的成功之道,无疑是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值得汲取的高效养料。
    首先“云花”一上路就是面向市场的,农民群众的市场嗅觉和眼界实在让人感佩。围绕市场需求谋划产业,主要由市场的“无形之手”配置产业发展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另一方面,在产业发展的每一个重要关口,需要政府及时伸出“有形之手”予以扶持,为其推波助澜、排忧解难。其次,创新升级始终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靠创新推动,“云花”打破没有自育新品种、缺少核心竞争力的瓶颈制约,摘取全国花卉新品种研发数量最多、品种类型最丰富两顶桂冠。由于花卉产品容易低层次复制进低端市场,业界一度担忧“云花”走不远,而通过转型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升级发展,今天云南花卉的科技水平、标准化程度领跑全国。“云花”的成功还在于,支撑她走入花样年华的育种、生产、营销、物流等产业链环节全部贯通,“云花”因此红遍中华,香溢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46个国家和地区。最让人自豪的是中国鲜切花的定价中心在昆明,这是一个产业最强势的影响力所在。
    “云花”的芬芳令人陶醉,更是启人心智。破解高原特色农业的新命题、把握新的发展环境下特色农业的新内涵,首要的标准和根本的指向是市场。在具备了一定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把特色转变成优势和效益,要靠新理念的引领、新技术的支持,这样才能真正形成气候。无论是培植产业还是开拓市场,“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不可或缺,需要两者密切配合、良性互动,形成强劲合力。在农业现代化的渐进过程中,高效配置各种生产要素才能成就产业,依靠外部的政策供给、内部体制机制的创新和经营主体培育,不失时机提升发展规模和水平,我们就一定能不断拓展特色农业发展的新天地。
    一片茶叶凝结的深厚韵味
    客观地说,经过30年的发展和积淀,云南农业已有了鲜明的特色,无论是“老资格”的还是新兴的,都在艰难的成长历程中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显示出某些独特的竞争力,但大都缺少“特色”变“优势”关键的那一跳。
    有专家认为,糖、茶、胶等传统特色产业搞了多年,其优劣一看便清,这些产业关键是要摆脱惯性发展,用现代农业理念对其施以改造、提升和再造,挖掘潜力,拓展空间,使其由大到强。在市场风雨中起起落落、关乎600万农民生计的茶叶,就经历了一番改造、提升、创牌的浴火重生洗礼,它的兴替得失,对传统特色产业的做大做强不无启迪。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云南茶叶无论种植面积、加工能力都在全国数一数二,而这样一个规模上的“巨无霸”,却处于单产不高、均价偏低、效益不好的境地;重生产、轻流通、无品牌的顽症,又让我们这个茶叶大省在茶叶价格上始终没有话语权,产品大都只能顺价销售;深加工不足,通过深加工分散风险、获取更多利润的能力不足,一遇价格波动只能硬扛……
    在深刻的反思中,近年来茶产业在“调”和“转”中寻求发展新动力(310328,基金吧)。最值得重视的是引入新资本参与产业突围,由此带来云茶生产、加工、技术的跃升和管理、营销、创牌等理念的变革。云南茶叶的精深加工,从叫喊多年终于落到全面实践,古老的茶叶从“叶、砖、饼、沱”向“茶膏、茶粉、茶精、茶饮料、茶多酚”等茶系列深加工产品延伸,开始向国际饮品生产巨头的生产模式靠拢,走进配方生产的新时代。如今,“包装营销”“品牌打造”“文化内涵发掘”“资本运作”等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渐渐成了不少企业的“金钥匙”和“杀手锏”。
    云茶从大到强,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它飘出的阵阵馨香沁人心脾,给人以丰润的回味。发展和提升高原特色农业,必当从传统特色产业入手。传统特色农业的图强之路和发展模式或许有多种选择,但永不停歇的创新却是共同的、也是最根本的一条。
    一根竹子延伸的绿色风景
    老树焕发新枝的传统特色产业容易进入人们深究的视野,而刚刚露出尖尖角的云药、云果、云薯、云菜等新兴特色农产品的走向,需要投入更多的关注。总体上看,这些新兴产业大都没有完整的产业链,不少产品还停留在种植低端环节。观察潜力和优势最大的林产业,更能清晰地感知到“大资源”与“小产业”的强烈反差和压力,进一步认清我们发展现代林业的必由之路。
    云南是全国的重点林区,全省林业用地面积3.71亿亩,居全国第二位,活立木蓄积量17.12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二;珍稀物种资源占了全国的52.8%,但林业总产值仅688亿元。而林业用地面积仅为云南的27%、森林蓄积量不到云南的十分之一的浙江,其林业产值已达2000多亿元,是云南的4倍左右。
    落差之源,就在于我们没有对资源进行“链条”式开发。仅从竹子的加工利用程度,就能直观地看出我省特色资源从产品到产业的跨距有多大。浙江省的安吉县对“一根竹子”的开发利用链条是这样打开的:竹梢做扫帚,竹枝做地板,竹根做根雕,竹叶提炼竹叶黄酮后变身竹饮料、竹啤酒,更稀奇的是竹子变成竹纤维后,又制成衣服、床被、毛巾……不断衍生拉长的产业链,创造出让人惊叹的产业奇迹,安吉竹产业的总产值早已实现百亿元。反观“竹类故乡”的云南,我们对竹资源的利用基本停留在原竹采运、竹笋采集、编个箩筐簸箕的低层次,竹产业的产值仅为10亿元左右。窥一斑可见全豹,加工滞后、产业链短、产业化程度低,乃是我省新兴特色产业发展中最大的问题,只有全力打破这个瓶颈制约,新兴特色产业才能迎头赶上,如同一根竹子,只要开发到位,便会延展出一片绿色的新景。
    对于以资源丰富多样著称的云南来说,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空间巨大。有专家认为,除了传统和新兴的特色优势产业外,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还应当着手“创造”特色。也就是说,采用新技术对我省特有独有的珍稀物种或品种进行规模化、商品化开发利用,从而创造出新的特色产业。比如依靠科技手段,对滇南小耳朵猪、西双版纳茶花鸡等独有特有品种进行商品化开发,因势利导创造和培育出一个特色产业,这应该作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经验放大推广。我省去年评选出的6大名猪、名牛、名羊、名鸡、名鱼,都是云南的地方名特珍稀品种,这些名品都有商品化、市场化开发利用的优势和前景,亟待进行商品化、产业化打造。
    珍惜资源优势,转化产业模式,充分利用特色,善于创造特色,高原特色农业必定金光灿烂。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农业设备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