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农业示范基地马县农业发展景象好
信息来源:chinaagro.com 时间: 2012-07-12 浏览次数:2937
近年来,马尔康县不断促进农业产业体系标准化、示范化建设,通过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档次”的农业示范基地,全面推进优质特色效益农业的发展,促进马尔康县“农业强县”建设步伐,实现农村产业互动,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马尔康县平均海拔2600米,当地的气候条件造成该县农副产品单一,经济作物缺少,但是在推进“农业强县”的建设步伐中,该县农牧民群众结合马尔康县实际,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创新,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新科技,以科技产品促农业增收,最大限度摆脱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地膜避旱保湿造就现代农业新跨越
走进马尔康县脚木足乡孔龙村,一片一片的梯田,仿佛就是一道绿色楼梯,直上云霄;走进细看,所有玉米的株根部都被地膜紧紧的覆盖着,株体叶状茎粗,长势喜人。“地膜避旱!”该村村委会主任巴尔登介绍到,“要不是因为地膜覆盖,以我们这里的气候,去年哪会有这么好的收成?”巴尔登脸上充满了笑容。笔者了解到,孔龙村自从使用地膜这一种植技术后,“靠天吃饭”的传统种植模式已经渐渐远离了这个村寨,玉米的亩产量提升到近450公斤,每亩同比增长100公斤左右。2011年,全村玉米产量达35000公斤。
一直以来,马尔康县不断突出农业精品意识,促进全县农业种植规模效应,强化技术标准,实施综合开发。今年,全县地膜覆盖玉米播种面积达8002亩,良种地膜玉米7712亩。同时,利用地膜避旱这一优势,该县大力开展有机蔬菜的种植,2012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11000亩,截止5月20日,全县已累计销售蔬菜5800吨,实现销售收入1245万元。
遮阳网避晒壮大食用菌产业精细化
走进梭磨乡,一座座巨大方形黑色的遮阳网,铺在毛木初村的青山绿水间。“遮阳网下面是大球盖菇。”该村村委会主任李正华介绍到 “遮阳网避晒,有效地解决了菌菇怕阳光直射的问题,实现了食用菌规模化生产。”
“引进遮阳网覆盖遮阳避晒的技术,突破了夏日光照强烈的瓶颈,可以促进菌类种植规模发展”,马尔康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到。截至目前,马尔康县已涌现一批食用菌生产经营企业和业主,初步形成梭磨乡毛木初村、党坝乡尕南村和脚木足大坝口村三大大球盖菇示范种植基地,。据统计,全县种植大球盖菇面积和约200亩,亩产达2000至4000斤,按10元/斤计算,亩收入2至4万元,总收入200至400万元
大棚避寒保温反季节蔬菜销售成时尚
“以前市场上的菜,都是外地菜为主打,价格波动大,现在倒了个头儿。”连日来,马尔康县滨河市场内早早的就挤满了本地菜贩,白湾乡绕巴村村民巴准介绍到:“我们的大棚里,不仅有莴笋、白菜,还有黄瓜、茄子、西红柿等各类经济作物。”马尔康县地处海拔2600米以上,季节温差大,不适合高档经济蔬菜的种植,占有市场蔬菜销售额度有限,为了进一步占据市场,让更多的农牧民群众享受到种植的甜头,自2000年来,马尔康县大力推广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促农增收。
“大棚种植蔬菜,最大的好处在于能有效地避寒、避霜和冰雹等不适合种植蔬菜的环境,”白湾乡绕巴村村民巴准这样告诉笔者。笔者了解到,从2000年开始,绕巴村从没有大棚,到现在的130多个“日光温室大棚”,饶巴村民们不再忙着东奔西走,都在地里经营着自己的大棚蔬菜,发挥土地最大的价值。
据了解,目前,马尔康县共建有“日光温室大棚”220余个,涉及土地面积近200亩。“大棚适合反季节蔬菜的种植,平均亩产值达7000—12000元,有效提高了种植效益,增加了农牧民群众的种植收入”。白湾乡乡长这样讲道。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农业设备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