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设备网 - 农业设备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动态 | 市场热点 | 国内综合 | 国际综合 | 价格行情 | 市场分析 | 企业动态 | 休闲农业 | 农业会展 | 技术专栏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苏州新生代农民网上“回归”土地
V.biz | 商业搜索

苏州新生代农民网上“回归”土地

信息来源:chinaagro.com   时间: 2012-07-31  浏览次数:188

    25岁的吕宇静开网店卖枇杷
    这几天,地产枇杷陆续上市,与以往街头常见的肩挑手提果农们走街串巷“叫卖”声此起彼伏形成鲜明对比,今年东山双湾村的果农黄建华一家则显得异常轻松——儿子、儿媳在淘宝上卖枇杷,还没上市,已经几千斤预订一空。“不出家门,家里的果树就全被‘包销’,如今这农民当得轻松!”记者获悉,随着采摘游、网络销售、微博营销等新模式的层出不穷,一批农民后代正以另一种形式重返“土地”。
    网上开枇杷店 东山农户卖掉2000斤
    敲击键盘卖枇杷,按下鼠标接订单。25岁的东山姑娘吕宇静通过网店销售的方式,已经接下了2000多斤的枇杷订单。吕宇静是东山双湾村人,跟公公婆婆一家五口人,种了70余棵枇杷树,年产千余斤。婆婆黄建华告诉记者,早几年,一到枇杷上市季节,他们就开始发愁能不能卖个好价钱,每天挑着担子到街上去卖,半天卖不掉几斤。吃够了种地的苦,黄建华也跟其他农民一样,希望自家的孩子千万别吃这碗饭了。所以,儿子学校毕业后谋了“上班族”,儿媳也在一家企业上班。
    黄建华告诉记者,起初开网店,她也只是试试,没想到把东山枇杷挂在网上,一下子就引来了众多订单——这让她喜出望外。2011年5月她正式申请了网店,开始销售枇杷,没想到第一年就卖出了1000多斤枇杷。今年网店卖枇杷也就更有经验,他们以接受预订的方式,从4月起开始在网店上预售洞庭枇杷,客户只需支付4元预付金,就可以在枇杷成熟上市后,得到包邮等优惠服务。到昨天为止,已经成功接到了2000斤的枇杷订单。吕宇静说,为了满足市场供应,目前她把自家亲戚都组织起来,采的枇杷专供自己的网店。
    主动跳回农门 新生代农民谋职茶叶合作社
    “打死了也不再种地”、“农民农民弄条命”……在农村,世代从事农耕的家庭往往以让孩子不再回乡种地为荣。今年28岁的金英便是这样的新生代农民。金英出生在东山碧螺村,爷爷辈就靠着种果树和茶树为生。然而到了父母辈早早地就进了工厂,以为总算可以跳出“农门”了,然而谁也没想到,学校毕业后没多久,金英便自己主动地又跳回了农门,而且还干得特别起劲。
    昨天上午,在东山吴侬碧螺春茶叶专业合作社,金英便忙着跟快递一起搬运送往各地的碧螺春茶。“一个月从网络卖掉的茶叶差不多有2000多斤,每天只要电脑上点点鼠标,就有订单来,收获的茶叶、水果再也不愁卖了。”儿时,父辈们每天“黑出黑进”上山采茶叶、每天炒茶炒到深夜,一度为父母亲十分憎恶的农活如今却让金英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现在再也不用风吹日晒雨淋了,我觉得比进工厂有意思多了。”她说,眼下自己最希望合作社能越做越大,这样农民的销路打开了,农民就再也不怕种地了。
    新营销模式注入传统农业“升级”农民吃香
    老一辈农民管理果园,新一代农民则采用现代手段进行营销,网络卖茶叶、枇杷等,已经成为了当地果农和茶果合作社在传统销售之外,另一个重要的销售渠道。西山明月湾黄家堡的黄雁萍毕业后去了上海一家公司当财务。然而渐渐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往自己的家乡跑,而且每次一到太湖都赞叹不已,黄雁萍便开始反思自己的选择。一次偶然的机会,上海的同事提出要去乡下采枇杷,黄雁萍便在自己家里组织了一次采摘游,没想到就这样一炮打红,从此以后,每到水果上市季节的双休日,家里必然是宾客满座。不久以后,黄雁萍便组织周边的村民一起成立了一家合作社,注册了品牌商标,大胆地“经营”本地的绿色农副产品。
    一度备受质疑的农民“断层”如今却以另外一种方式得以延续。记者打开网络搜索,输入“枇杷+所在地苏州”等关键词,共发现有280家网店在该网站上卖洞庭枇杷。吕宇静也告诉记者,目前仅东山像她一样在网络上开店卖枇杷的就有几十家。来自吴中区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网络营销已占到东西山不少农户和专业合作社的近1/3。“随着新模式日益成熟,这个比例还将更高。”而随着农产品销售渠道的畅通,“农民”职业也开始升级换代,“用不了多久,重返土地的农民将越来越‘吃香’。”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农业设备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