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设备网 - 农业设备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动态 | 市场热点 | 国内综合 | 国际综合 | 价格行情 | 市场分析 | 企业动态 | 休闲农业 | 农业会展 | 技术专栏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价格行情 > 弄清了宋朝当时的农业和经济背景,就知道为啥那么多人去上梁山了
Q.biz | 商业搜索

弄清了宋朝当时的农业和经济背景,就知道为啥那么多人去上梁山了

信息来源:chinaagro.com   时间: 2019-03-31  浏览次数:623

其实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梁山泊只有两条道路可选,一条是像李逵所说的“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另一条是像宋江天天挂在嘴上等朝廷招安,被收编成正式军队。那宋江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呢?他在浔阳楼上题反诗,说是如果得志,就会“敢笑黄巢不丈夫”。黄巢在唐朝末年起义时,占领过长安,称过帝,宋江引用这个典故,已经明确表示了要和赵家争夺天下的意思。他想方设法拉拢卢俊义上山,也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弄清了宋朝当时的农业和经济背景,就知道为啥那么多人去上梁山了

在古代,地主绅士阶层主导着民间社会。梁山虽然收罗了很多军官,但势力范围只存在于社会下层,在绅士阶层看来,还是一伙草寇。卢俊义是北京的大财主,在北方绅士里很有名望,如果他能上山,就意味着梁山的影响力超越了社会下层,达到了绅士地主阶层。拉拢卢俊义上山,绝不仅仅是引进一个人才,而是扩大了梁山的政治势力。所以,吴用贡献再大,也代表不了一方面的政治力量,自然就要让出第二把金交椅来了。

你看,如果从社会阶层的角度分析梁山上的人事变动,我们就会有一些新发现,解决了自己在少年读水浒、成年看社会时的一些疑问。但这还不是全部答案,阶级和阶层问题后面还有经济上的原因。下面,我们再来说说水浒中的一些经济现象。

弄清了宋朝当时的农业和经济背景,就知道为啥那么多人去上梁山了

我们刚才说到,古代的农业水平很低,周期性的饥荒和流民潮引起了社会动荡,这是梁山好汉登场的经济背景。那么,当时的农业水平究竟低到了什么程度呢?简单地说,就是完全靠天吃饭,气候变化和水旱情况决定着农民的命运。白日鼠白胜在黄泥冈上唱“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描述的就是这种状态。“心内如汤煮”是因为只要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就会造成数百万人流离失所。

农业脆弱,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农业技术落后。萨孟武说,在几千年里,用牛耕田差不多是中国唯一的农业技术了。只要耕牛减少,生产就会被破坏。所以,从周代开始,各个朝代都颁布过保护耕牛的法令,偷牛和杀牛都可能判死刑。有时法令不止保护耕牛,范围还扩大到所有的牛,所以民间也养成了不吃牛肉的习惯。在《水浒传》里,好汉们动不动就三斤五斤地大吃牛肉,这在民间是很罕见的。虽然在北宋末期,禁止吃牛肉的法令已经相对松弛了,但他们的行为也还是犯忌的。从艺术效果上来说,这是描写梁山好汉无法无天的性格,也可以解读为他们藐视求田问舍的农业价值观。

导致农业技术落后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古代农业属于小农经济。“小农”这个词我们很熟悉,就是以家庭为单位,在自有的小块土地上耕种,差不多是专门用来形容旧中国的。在以小农为单位的生产中,土地不能集中耕作,也就没有科学分工管理、发明机器、提高技术的条件。而且,小农经济没有积累,规模不能放大,抵御不了任何风险。

这种小农经济,可以说是政策形成的。与小农经济相对的,我们可以称作大农经济。古代的大农经济,就是豪族大地主雇佃农来种植。大地主的耕地集中连片,但生产力也上不去。既然土地不是佃农的,佃农也就不愿意深耕细作,佃农滥用地力,使耕地逐渐荒芜,农业走向衰败。所以,无论是出于限制豪强的政治目的,还是保护生产与税收的经济目的,古代的土地政策一般都倾向让农民在小块耕地上进行分散种植。

唐代颁布过一种租税制度,叫租庸调,很有代表性。这个制度的内容是:中央政府将国有的公田分配给农民耕种,每年按比例收税,农民年老时将土地缴还政府,这叫租,租赁的租;农民被固定在土地上之后,就便于征召他们为国家服役,这就叫庸,平庸的庸;有了土地和工作,农民能够成立家庭,家庭从事棉麻纺织等手工业,产品需要向国家缴纳一部分,这就叫调,调遣的调。租庸调的根本,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土地政策,目的是通过让每个劳动力拥有小块土地,保证他们有纳税服役的能力。

在民间社会,私田也会逐渐越变越小。古代的遗产继承和分家,大多数是在几个儿子或兄弟间分。土地多的地主,生的儿子一般也多,多分几代,各家手里的地也就少了。常说的“富不过三代”,不只是说富家子弟不成器,也有这个意思。

弄清了宋朝当时的农业和经济背景,就知道为啥那么多人去上梁山了

小农经济周而复始、没有增长,需要的劳动力是固定的,所以,只要太平一段时间,农村就会出现劳动力过剩。劳动力过剩,佣工的价格就被压得很低,这又反过来继续压制农业技术进步。就算有几百亩、上千亩的地,购买安装农机设备也是不划算的,雇工那么便宜,多雇几个人不就行了么?

从这里,我们就能体会到流氓阶层出现的原因了:本来就人多地少,地里又打不出多少粮食,去给别人帮工,又赚不到几个钱。辛辛苦苦也没有机会,还不如干脆做个流氓痛快呢。

你会说可以进城去啊,但是,古代城市是消费型城市而不是生产型城市,也不能消化过剩的劳动力。城里的手工业都是些独立的小作坊,也就招收一两个小学徒,那时也没有今天的第三产业。按说,劳动力剩余应该对发展工业有利,但和农业技术落后的原因一样,佣工成本越低,改进技术的意愿也就越低。何况,政府不仅不奖励工业技术革新,而且还制定过严刑峻法禁止研发机器。

儒家经典之一的《礼记》里就有一条:凡是制作精巧机器用于惑乱人心的,就应该判死刑。《礼记》虽然不是法律,但是代表着儒家的政治理论。这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从劳动力过剩到锁死科技、不能吸纳劳动力。比如鲁迅笔下的阿Q其实本不是懒汉,在未庄乡下时他还能打零工,而且还干得也不错,但进了城就找不到事做了,只能去给小偷站岗放哨,成了彻底的流氓。所以说,古代的城乡经济状况,是必定要形成这样一个流氓阶层的。

弄清了宋朝当时的农业和经济背景,就知道为啥那么多人去上梁山了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农业设备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