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俯瞰市级合浦党江双季稻产业示范区 。记者 李君光 摄
去年,铁山港区松柏山生态种养示范区成了“网红”,其生产的无公害富硒贡柑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游客前来采摘。
这是我市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一个缩影。2018年是实施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三年行动的第一年,我市增点任务超额完成。自治区分配的增点任务数是147个,目前我市已认定 154 个。与此同时,扩面工作全面铺开,今年创建的157个示范区涵盖农业各个产业。示范区从往年的自治区级、县级、乡级向村级延伸扩面,初步形成县县有示范区、乡乡有示范园、村村有示范点的格局。
日前,记者在合浦闲云生态园看到,山上连片种植的果树和花卉吸引不少游人前来采摘;池塘里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几名垂钓者正悠闲地钓鱼。合浦闲云生态园位于合浦县星岛湖镇洪潮村,风景优美,交通便利,吸引了南宁、柳州、桂林、玉林、钦州、防城港等周边地区的游客。不少游客笑称:珠乡有“三宝”,闲云有“三好”。即交通条件好、生态环境好、旅游体验好。
记者了解到,通过提质增效,我市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基础设施设备进一步完善,新投入8000多万元资金,新建了一批道路、电网、标准化大栅、高位池鱼虾塘等基地设施,新引进了一批设备;先进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大部分示范区推行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种养技术,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品牌建设不断拓展,今年示范区新创建了13 个品牌,新注册了23个商标;三产融合更加紧密,特别是农产品初加工率进一步提升,文旅结合紧密,今年我市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第一产业增加值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08%、5.01%,增幅是近年来最高的一年。
示范区的产业升级也在不断加快。每个示范区都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清产核资工作,农村改革深度融合。级别不断提升,去年3个乡级示范园升级为县级示范区。优势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传统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在示范区聚集,梯次分布,代表北海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示范区通过“保底+分成”“种养套餐” “农民股东”等模式,带动农民参与示范区建设,经济效益明显提高。“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抓住区域优势,农业现代化水平才有新的提升。”市农渔业经营管理指导站负责人说。我市采取压实责任、扶持奖励、挖掘特色、盯住关键、对标补足的措施,全面推进示范区创建工作。
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31个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三年行动领导小组,制订县、乡、村三级示范区标准,形成全市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扶持奖励。安排市级财政专项资金3000万元,明确规定:获得认定的每个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扶持300—500万元,县级示范区扶持50万元,乡级示范园扶持 30 万元,村级示范点扶持 10 万元,极大提高了示范区经营业主的创建积极性。
挖掘特色。去年初我市开展对农业特色资源的全面调查,将条件成熟、特色明显的产业发展亮点作为创建示范区对象,将有潜力但条件还未成熟的列入示范区创建备选库培养,合理安排创建。
盯住关键。紧紧盯住一个规划,一家业主,一批项目,一张进度表这四个关键环节推进工作,对进度较慢的县区、乡镇主要领导实行约谈。
对标补足。成立示范区专家组,经常开展业务指导,召开专题研究会,特别在初加工、电商建设、品牌创建、文化展示等方面查漏补缺,确保创建示范区不变形,不走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