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新闻11月9日讯(记者 张苹)11月9日上午,智慧农业应用与乡村振兴发展大会在烟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专家、智慧农业代表性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性家庭农场及合作社等近200人参会。
记者从会上获悉,2019年烟台市全力打造数字农业样板。深入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推动农业“新六产”快速发展。加快完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建设智慧农机、智慧灌溉、智慧渔业、智慧种业、智慧畜牧,培育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新模式。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各环节中的应用,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应运而生,并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本次大会重点聚焦智慧农业落地模式与实践,邀请海尔数字科技副总经理汪洪涛、绿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致钧、河北大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政企商务官苏冰、北京福通四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国良、上海华中农投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骆超等就结合自身在智慧农业领域的实践案例做了精彩的交流与分享。
苏冰在演讲中提到,“当前,农业经营主体的面临一系列痛点,果蔬行业尤其明显,比如劳动生产力成本过高、采购农资效率低、品质无保障、生产管理粗放、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匮乏、生产过程中不能有效的聚合专家进行指导、误解政策、盲目跟风等,还有就是政府农业经营资源要素配置不全,管理缺乏大数据等导致农业项目招商难等。针对于这些痛点大沃农业创新性提出智慧农业1+N+IBMS一体化模式”,该模式能更好的让智慧农业技术与装备服务于果蔬行业的发展。
赵致钧认为,对于农业来说,没有标准化是最要害的问题。因为没有标准化,农产品良莠不齐,甚至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趋势;同时因为没有标准,就会单纯地强调产量,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增产”; 要实现农产品标准化,就要走现代化的路子,要把现代农业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紧密结合起来,打破界限,建立立体的、全方位、可实施、可公开透明的标准化体系。随后,他着重介绍了绿核云农平台在推动中国农业生产标准化中的实践。
骆超谈到,中国农业面对环境和食物的不安全、水土资源匮乏、劳动力缺失和断档三大挑战。同时,农业还存在缺思路、缺模式、优质产品缺销路三大困惑,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让农业插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追溯、人工智能五大技术的翅膀,并创新智慧农业虚实结合、产融一体、线上线下、跨界融合商业模式,五大技术+智慧农业+订单农业+共享农业。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兴旺,产业兴旺的关键是科技引领。智慧农业作为科技+现代农业的最佳载体,正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但是从传统农业过渡智慧农业,这其中必然有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要推动其发展不仅需要技术创新,更需要模式创新,必须要结合中国国情探索出智慧农业的最佳落地模式,从根本上推动智慧农业的应用,从而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本次大会汇聚了智慧农业领域的创新模式,展示了智慧农业的落地案例,更加明确了智慧农业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必将开启智慧农业发展新的篇章。
责任编辑: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