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9点,两辆满载着蔬菜良种、园艺种苗、微生物有机肥和农业科普书籍的农资卡车缓缓驶入位于沪太路沪新路口的宝山区罗泾镇塘湾村村民服务中心。一旁的空地上,早已停放着“流动书集001号”,这台车身长5.9米的车辆双侧打开,共陈列了约1500册书籍,这是上海博林书城推出的“流动书店”。
1月21日,2020年上海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暨“文化育农”“科技惠农”“卫生健农”集中示范活动正式启动,来自本市文化、出版、农业、卫生、科技、法律等领域的近200名工作者齐聚,为农民和来沪务工人员答疑解惑,送农资、送诊疗、送春联、送图书、送演出下乡。
临近春节,村民服务中心充盈着浓浓年味。大书桌前,满头白发的杜乃成泼墨挥毫,一副副对联一气呵成。他双手提着新出炉的春联,笑呵呵地铺在地上,等待墨迹晾干。“不少村民和外地农民工都喜欢领一副对联回家过年,贴上春联,过年的气氛就有了。”杜乃成去年刚退休,这次欣然受邀为村民写春联,“一早上过来我准备了100副写好的,一会儿就被领光了。”一旁的纸张上,他精心罗列了50余种适合春节气氛的对联,村民选中哪对,他就落笔写哪对。“一帆风顺吉星到,万事如意福临门。”家住本地的郑晓蓉不仅挑了一副春联,还拜托杜乃成写了一个特别的“福”字,“这个福字很特殊,上面是房子、下面是田,寓意‘有房有田’。”
书法爱好者为村民写“福”字和对联
在室内的农技咨询服务点,来自市农科院、农技站、农技学会的农技专家们向村民热情介绍蔬菜、果木的良种培育、种植技术和农药使用等问题。“主要以折页、宣传册或小礼品的形式,科普或辟谣,普及转基因的相关知识。”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桑亮亮说。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带来的小礼品上,印有文字“科学认识转基因”,下方附着二维码,方便村民了解相关知识。另一边,来自市农林学院的师生们展示了节能增效农业物联网的应用模式,还提供农产品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服务。展位前,用人头攒动来形容并不为过。罗泾镇海星村村民张良舍说:“我领了一包菠菜种子,还拿到了一本《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践》,学以致用。”
室内的农技咨询服务点,村民领到了书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践》
在义诊服务点,来自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的专家医生下乡问诊,既为村民查看X光CT影像,讲解儿童保健知识,也介绍冬令进补药方,发放健康宣传材料。在非遗展示点,十字挑花、猜灯谜等活动吸引大家驻足。在介绍垃圾分类的流动科技馆内,垃圾分类科普小游戏也吸引了不少孩子参与。人气最旺的要属二楼主会场里的文艺演出。只见舞台上,上海京剧院老旦胡璇一开嗓,铿锵有力的《打龙袍》选段,就连一直钟爱沪剧的村民听了,也情不自禁拍手叫好。
今年是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第25个年头,市委宣传部向宝山区罗泾镇赠送价值10万元的文体器材,本市出版界赠送5万元码洋图书,市司法局为罗泾镇塘湾村援建法治文化阵地,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与罗泾镇海星村结对联建乡村图书室,把先进文化、实用科技、健康生活源源不断地送到农村。
工作人员在小礼品的包装袋上,印上文字“科学认识转基因”,下方附着二维码,方便村民了解相关知识。
活动现场,本市启动“2020文化下乡·好书联展”活动,新华书店、大众书局、钟书阁等20家实体书店将在各自店堂显著区域,展示展销与文化“三下乡”相关的百种自选书目,还将举办阅读交流、名家回乡、好书进村等活动。同时,市民“修身云”文化下乡、“法律进乡村”活动、“科技惠农”扶贫对接、畜禽生态养殖技术推广、乡村医生业务培训等65项“三下乡”服务项目将贯穿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