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篇之前,首先和大家回顾一组数据,2020年我国粮食进口总量为1.4亿吨,同比增加3117.5万吨,增幅达到了27.97%,无论是进口量还是增幅,都创下了历史新高,我们也彻头彻尾的从曾经的粮食出口国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粮食净进口大国。
要分析这其中的缘由,很多人包括我在内能列出一大堆理由,比如农业没有规模、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等等。为此,也包括我在内,很多人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要搞生产联合、要大型机械化、要土地托管、要土地流转…可是,我们静心想想,是这么回事吗?
生产合作社我们已经轰轰烈烈地搞了七八年,土地托管、土地流转我们也一直在大规模地进行,问题是真的成功了吗?各种先进的大型机械和现代化农机具,让小农户看着都眼馋。
可表面的风光就代表粮食增产了吗?增不增产我不知道,但事实是我们的粮食进口量越来越大,不得不问这土地是集中了、流转了、机械化了,粮食怎么就越来越不够用了?问题出在了哪里?
不否认机械化种植效率是比单干要高,但我们在探讨各种所谓的模式以及绘制美好蓝图的时候,有没有从实际出发呢?我们的农业现状是什么?
“人均不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田”,而且在有限的耕地中,不少又是“青蛙一跳过三丘”的“巴掌田”和“鸡窝田”,这些土地又承载着将近6亿农民的就业问题,6亿农民又承载着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这是何等重要?
回归现实,现阶段我们的农业出路是必须要依靠农民、发动农民,重新激发农民的活力,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鼓励农民为国家多种粮食。通过各种政策保障农民,只有农民致富了、收入有保障了、安居乐业了,国家的粮食安全才能有保障。
所以农业要改革,也到了必须要改革的十字路口,希望普惠性的东西多一些,花样少一些;直接惠及广大农民的事情多搞一些,假大空的事情要少干一些。农业这条路真的要好好走了,让广大的小农户富起来、发展起来,比让极少数大户富起来要强得多,也有用得多。
国家也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农业农村部出台了“三箭齐发”的惠农政策,整体上来说就是重视小农户的根本不变,让小农户有参与感,注重带动小农户。以此来支持小农业的发展,防止小农户受到排挤。
总之,只有让农民普遍受益,农业、农村、农民才会活力无限,也只有这样,农民才能多种粮、多打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