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5 月 26 日上午,在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柯木塱的"国字号"平台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大院内,举办了首届广东农业科技创新大比武——"温氏杯"广东种业科技创新大比武总决赛,拉开了 100 万大奖的总角逐。
为了促进科技与产业的融通发展,广东省专门设计了"广东农业科技创新大比武"长期竞技融智平台,本次大比武的胜出团队不但能够直接获取由"温氏股份"提供的"百万独奖",而且还能够作为广东省种业科技创新的"轴心团队",予以"抗旗"引领全省种业科创大阵营。
百万大奖落谁家?
本次大比武的比赛方向定为种业"卡脖子"前沿创新基础研究,不设专业、不分种类、不限领域,只要与"大种业"有关的创新机构、团体均可报名。
主办方透露,通知发出后 1 个月内就吸引了 360 多个项目报名参赛,经过两轮严密甄选,最终 10 个项目进入本届总决赛,涵盖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大种业"全链条。本次大赛从全国 11 个省(区、市)海选了专业、行业、大众三大类共 50 名裁判,这在全国农业各类竞赛中都是罕见阵容。
据组委会负责人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主任刘玉涛博士介绍,本次"比武规则"专门设计每个项目的演说时间 8 分钟,提问时间长达 15 分钟,目的就是让"竞"、"辨"之功做实,真正遴选出种业科创的"真经"。
经过一天紧张有序角逐,华南农业大学《高效的作物生物技术精准育种平台的开发与应用》脱颖而出、一举夺魁,斩获"温氏杯"广东种业科技创新大比武总决赛冠军,获得百万大奖。
100 万大奖得主背后的科创故事
华南农业大学刘耀光院士领衔的水稻育性发育与基因工程团队,近 30 年来深耕水稻育性发育、杂种优势利用分子机理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
针对种业发展中传统育种方法周期长、效率低,难以实现多基因性状的快速聚合及精准靶向育种等技术瓶颈,开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作物生物技术精准育种平台,解决了分子育种中复杂性状的多基因聚合和多基因编辑与结果分析等"卡脖子"技术问题。
团队应用该平台创制了多个功能营养型水稻新种质和一批重要农艺性状改良系以及水稻远缘杂种亲和系,其中胚乳富含花青素的"紫晶米"和富含角黄素与虾青素的"赤晶米"属世界首创。
据介绍,该生物技术精准育种平台已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利用,在多种作物和植物中培育出大量新型遗传材料和新种质,为生物技术精准育种提供了高效的通用技术,为保障我国种源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采写:新快报记者 高镛舒 通讯员 唐诗潮 潘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