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5月20日讯(本网记者 郑晓丹 郭晓楷)花香、茶香、酒香、饼香……5月20日,在海丝博览会暨海交会的农业产业化展区内,来自吉林、湖南、山东等地区的农产品竞“香”出击,吸引不少逛展市民前往。
达娃拉宗展示藏式香囊 东南网记者郑晓丹 摄
新科技赋能传统产业
“福州人民很热情。”来自西藏的达娃拉宗第一次来福州,便是在“5·18”平台展示她自己开发的藏式香囊。毕业于西藏农牧学院的她,恰好碰上专业对口项目落户林芝,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也实现了象牙塔到技术研发员的转身。为了更好地推广家乡特产,达娃拉宗耗时4个月,对8种西藏的野生植物的比例反复调配,才确定藏式香囊的雏形。
“它刚推出的时候,客人一闻就知道这是西藏独有的味道。”达娃拉宗说。为了更好地让“藏味”走出去,西藏林芝下了功夫——2018年引进林芝域之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让像达娃拉宗的大学生们就业问题得以解决,也让当地的牧民也能帮忙采摘桃花、玫瑰花等,参与辅助加工。林芝传统农业产品也被现代生物化学技术手段赋能,变为桃花香水、玫瑰花香水、刺柏复方精油、藏式香囊等经济价值更高的产品。
在西藏林芝展区的一侧,董豪杰反复摆弄着一包苹果干。相较于西藏传统的菌菇、藏药等产品,他此次最看好“冻干苹果干”产品。“根本不够卖!”董豪杰表示,为了让西藏农产品走去,与内陆接轨,他采购“航天食品”冻干设备加工苹果干。通过食品深加工黑科技,让苹果块在保留原味的同时,依旧口感绵软。随着市场的反馈良好,他准备再采购2台价值300万元的冻干设备,并带动2600余户农牧民一起参与农产品深加工。
安溪馆内茶香四溢 东南网记者郑晓丹 摄
乡镇组团申请代表“出战”
茶桌、红粬酒、米粉、大饼……在安溪展区内,除了人们熟悉的茶之外,展示着不少乡土气息的农特产品,而这些产品只是泉州安溪的一部分。本届“5·18”安溪展区一改过去展陈方式,通过各乡镇PK,角逐出“出站”代表——龙涓乡企业团。
王明福展示红粬酒传统制作技艺 东南网记者郑晓丹 摄
加红粬、搅拌、入缸,安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红粬酒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明福将红粬酒制作技艺带到了展区,吸引不到观展者拍照。同时,王明福还为自己的红粬酒设计了互动活动,让观众竞猜品鉴金银铜的红粬酒,获取相关奖励。王明福表示,非遗的匠心在于制作技艺和工序的传承,但是作为新一代传承人,他已引入控温等现代生产设备,让产品的品质更加稳定,实现标准化生产。
“我就想做‘古早味’。”刘渊辉不断地向逛展市民介绍自己的“老”产品。原来,由于安溪铁观音的品牌深入人心,人们对于安溪茶的印象就是茶汤色浅、味轻,传统工艺的浓茶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刘渊辉就准备找回安溪茶的老味道,并希望能够通过展会提高安溪知名度,并助推农产品发展。在他看来,“5·18”是以展代销、促销的形式,能够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
而王万红却“舍弃”了老路子。作为安溪龙涓红曲制作技艺第21代传人,她选择了红曲的多样化叠加之路——现代化微生物研发,并依托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科研团队,开发红曲茶、红曲冻干粉等产品。
市民在“晋宁的花”展区拍照留念 东南网记者郑晓丹 摄
争“香”展示特色农产品
“太香了。”位于云南展区的“晋宁的花”展位上摆满鲜花和盆栽,争奇斗艳。昆明市晋宁区农业特色产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许玲表示,本次共展出绣球、小盆花和鲜切花等品类。其中,鲜切花种类较多,有大众所熟知的弗洛伊德、祥斌、蜜桃血红、高原红、卡布奇诺等。
虽说是第一次亮相“5·18”,但“晋宁的花”展位非常受追捧。“福建人对鲜花好热情。”许玲表示,本次展区精选了当地优质的鲜切花品种,包括重瓣百合、大株绣球花等。
“请品尝一下湖北茶。”湖北省茶业集团展馆内,工作人员正为逛展的市民推介湖北的特色茶。据了解,本次湖北重点推介“一红一绿一黑”特色茶产品,即宜红茶、川字青砖茶、恩施玉露。
“请榕城茶友喝一杯湖北茶,”该集团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刘志高表示,希望通过“5·18”平台,以茶为媒、以茶会友,将鄂茶文化传播海内外,拓展湖北茶的世界朋友圈,不断深化合作、共谋发展。
据了解,海丝博览会暨海交会的农业产业化展区了汇聚近500家展商,展示绿色农产品,农业机械,食品,调味品,预制菜,茶叶,茶文化周边产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