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期在黑龙江省林甸县采访发现,当地花巨资建设的一部分大型喷灌设备用不了,有的只剩架子光秃秃立在地里,零部件不见踪影;一些抗旱水源井也成了摆设。
“老百姓用不上,国家花了冤枉钱。”当地不少村民感叹。
据悉,针对部分涉农项目“建而不用”等问题,林甸县已制定项目排查整改方案,对全县涉农项目建设的设施进行检查。
设备第二年开始丢,第三年就不剩啥
林甸县曾是大兴安岭南麓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2020年脱贫“摘帽”,如今是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不久前,记者深入林甸县多个乡镇、村屯看到,田间一些大型喷灌设备用不了,零部件丢的丢、坏的坏,有的因为“碍事”被拆卸。
在四季青镇新富村一处玉米地,一个喷灌设备“大架子”光秃秃立在地里。记者看到,设备轮胎已经瘪了,看不到电机、喷头等零部件,变压器也不见踪影。
在记者追问下,新富村党总支书记带领记者在一个农户家找到了六七个变压器。“怕丢,存放在这里。”一名村干部说,自2013年回村任职,没看到这个大型喷灌设备运转过。
在四季青镇新民村,一大堆大型喷灌设备零件被摆在一个院子的角落里。“一次都没用过,只剩下架子和轱辘。”村干部告诉记者,设备第一年是完好的,第二年开始丢,第三年就不剩啥了。
当地干部介绍,上述大型喷灌设备是实施“节水增粮行动”时建设的。据了解,有关部门2012年至2015年为支持东北四省区实施“节水增粮行动”。
林甸县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当时由县水务局负责招投标建设,分2012年、2014年、2015年三期实施,覆盖全县8个乡镇,总投资近2亿元。项目包括58个大型喷灌设备主体,以及水源井、变压器、埋设电缆线等配套设备。
除了四季青镇,记者还走访了林甸镇等多地,发现不少大型喷灌设备处于“建而不用、建而难用”状态。
记者了解到,林甸县“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建设完成后,统一交给村屯、农户,所有设备以“谁受益谁负责”原则管理,在各村登记。记者在新富村采访设备管理情况,村干部以村会计没在家为由,没有拿出台账。
林甸县水务局相关人士介绍,属于“节水增粮行动”的大型喷灌设备,因为配件缺失、损坏等原因,目前能用的只占60%左右。
除了大型喷灌设备,有村民反映,前些年在各村兴建的一批抗旱水源井也有问题。
记者在林甸县多个村屯发现,保护抗旱水源井的铁皮房有的出现破损,有的没有配套设备,有的甚至消失。
记者在四季青镇新富村看到,井房内没有水泵,井房外只有孤零零的电线杆,未见电线连接。“水源井就是摆设,春季有旱情,只能花钱拉水浇地。”一名张姓村民说。
为何“建而不用”?
受访农户和基层干部告诉记者,一些大型喷灌设备、水源井“建而不用”背后有多方面原因。
多位受访者表示,大型喷灌设备更适合大型农场或连片农田。林甸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当地人把大型喷灌设备称为“大喷”。林甸县耕地面积有限,老百姓承包的口粮田少,地块分散,并不适合用“大喷”。而且,其运行会碾压周边农户耕地,引发矛盾。
有村民说,“大喷”建设时未经村民同意,直接占地建设,有的设备安装至今“动都没动”。
另外,使用花费大、维修成本高也是问题。有基层干部说,这类“大喷”是统一订购的,零配件坏了比较难买,价格也较贵。一个农户对记者说,用“大喷”浇地不划算,他们一般都用四轮车拉大桶水浇地。
“负担大,不如拆了。”新民村一名村干部说,“大喷”块头太大,每年还得补偿被占地农户500元。新民村有两套“大喷”,每年需补偿农户1000元,多年来该项支出累计已超过万元。
此外,一些“大喷”还会妨碍农机设备在田间作业。
“有的村民想拆,但县水务局说‘大喷’不能拆。拆不能拆,用不能用;立在那儿,东西丢了,我们还有责任。”一些村干部抱怨。
对于抗旱水源井,一些村民反映,一些水源井电线杆都立上了,但没通电,成了“半拉子工程”;一些水源井建设标准不高,而且建好后无人管护,成了“废井”。
在四季青镇,记者问及抗旱水源井的建造标准、管理归属、监管等问题时,四季青镇党委书记、镇长均没有明确答复。
多措并举强化涉农项目管护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的长效管理机制。”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崔凯等专家表示,对于脱贫攻坚期间形成的扶贫资产,要有长远规划、严格管理机制,确保国家投入惠及百姓、长期发挥作用。
根据林甸县制定的排查整改方案,林甸县拟对全县涉农项目建设的设施,按照“可使用、维修后可用、已无法使用”做好分类管理。同时,加强管护,明确管护责任人,切实保障涉农项目发挥效益。
林甸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列入村集体资产的基础设施,林甸县将开展常态化巡查,保障基础设施用起来,让涉农项目真正发挥作用。记者了解到,林甸县水务局已制定《林甸县水利抗旱设施管护办法》,进一步推动水利抗旱设施管护规范化。
业内专家认为,林甸县部分农业设施闲置并非个案,其他一些地方也存在类似情况。涉农项目建设需要科学规划,贴近百姓需求,增强村民参与度。应本着“当地实际需求什么,就规划建设什么”的原则,避免盲目投资、“拍脑袋”决策。同时,要结合实际,探索多元管护机制,防止出现“钱花了、人走了、工程废了”的现象。
受访基层群众表示,应加强涉农项目监管,钱怎么花的、标准是啥等,都要进行全透明公示。基层群众呼吁彻查问题项目,对涉农项目和资金强化日常管理,落实绩效评价,确保高效使用。
崔凯建议,农业基础设施要获得持续、良好的运营,应探索专业化、市场化运维模式,明确责任主体,建立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