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道咨询合伙人张洪福受世界资源研究所(WRI)邀请,出席2024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WAFI)“中巴农业经贸合作与绿色发展”论坛,与相关专家一起,就“促进中巴农业与贸易的投资和融模式及激励措施”展开讨论。
张洪福结合他前期开展的海外投资“小而美”模式的案例研究,建议中国和巴西之间农业投融资可将供应链金融与转型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产品有效结合,在融资制度和金融产品与服务的设计方面鼓励创新。
张洪福的研究发现,“小而美”的投资模式在政府的倡导下,正在向着与标志性大项目、大工程相提并论的一种海外投资模式演进。这种投资额度小、时间短、周转快、效率高、风险小、精细化、可复制、易推广,投资效果在当地见效快、易感知、容易获得当地社区的支持与合作。中小企业“小而美”投资实践因信用等因素普遍面临融资难的挑战,大企业往往资金相对充裕或信用额度高,而大企业自身开展“小而美”确实也面临着“杀鸡用牛刀”、“利小难为”的相对尴尬境地。
张洪福指出,如果大企业作为“链主”公司,与金融机构一起联合产业链和价值链上下游,将供应链金融与转型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有效结合,将投融资成本、风险控制与链上企业及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绩效有效挂钩,将财务资本的风险和绩效评估与社会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制造资本、知识资本的风险与绩效评估有机结合,有助大企业将传统的公益慈善等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向影响力投资转型,有助大企业和金融机构降低“小而美”项目审批过程相对较高的成本,有助于“链主”企业推动打造闭环而开源的产业集群,在多方共担、风险“化整为零”的同时,发现更多投资机遇,从而打造中巴农业合作的利益共同体。
张洪福认为,中国和巴西之间农业经贸合作已经有了丰富的经贸合作市场空间和成熟的农业技术、金融科技等“基建”条件,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市场和技术之外,现在要突破的就是在激励政策和制度层面,如何为金融创新提供可行性和更便利的条件。他呼吁中巴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机构等各利益相关方密切协同,将风险监管与利益引导有机结合,加大供应链金融与转型金融、绿色金融融合的标准、指引和激励机制供给,开展项目试点,在创新金融产品、风险管理能力提升方面善用ESG工具开展监测、报告与核查(MRV),推动将投融资风险、成本、收益与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绩效有效挂钩,共同推动中巴农业合作可持续发展。
2024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WAFI)由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共同主办。来自76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名与会嘉宾围绕“创新农业·共享未来”,聚焦“气候变化与农食系统转型”这一主题,热烈讨论了粮食安全、低碳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在气候变化挑战下的全球农食系统转型、智慧农业等热点议题。大会最后发布了2024《平谷共识》。
(商道纵横)(转自:商道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