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设备网 - 农业设备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动态 | 市场热点 | 国内综合 | 国际综合 | 价格行情 | 市场分析 | 企业动态 | 休闲农业 | 农业会展 | 技术专栏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农机工程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二师推进农业生产方式变革
6.biz | 商业搜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二师推进农业生产方式变革

信息来源:chinaagro.com   时间: 2025-05-20  浏览次数:65

转自:经济日报

5月中旬,记者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三坪农场、五一农场和104团,探访清洁能源、智能农业与生态材料的落地实践。在大棚、温室与牧场之间,十二师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正从试点走向纵深,农业生产方式正在重构。

近年来,兵团十二师持续推进农业领域清洁能源替代工作。从供暖方式到耕作材料,一系列绿色技术逐步在设施农业中推广应用。在三坪农场,草莓采摘园成为农业清洁能源转型的样本。草莓园负责人姜仁杰是一名“90后”,于2014年从辽宁丹东来此创业,他告诉记者,园区起初只有几座草莓大棚,如今已扩建至50座,种植品种超过20个,采摘季从每年12月延续到次年6月。 

支撑园区稳定运营的,是电采暖系统。三坪农场六连党支部书记康平介绍,目前每台电采暖设备功率达30千瓦,足以满足作物所需温度,同时消除了煤炉带来的污染与安全隐患。农户享受农业电价,每度电仅0.23元,有效降低运行成本。

图为温室大棚中的草莓。冶明伟摄图为温室大棚中的草莓。冶明伟摄

在五一农场,集中采暖的难题则通过另一种方式破解。全农场共拥有235座温室,主要种植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考虑到电力使用集中、成本居高,五一农场因地制宜推广醇基锅炉替代燃煤采暖。2023年至今,共安装和改装70台醇基锅炉,覆盖范围逐步扩大。

“一年内做了七八轮实地测试,从排放、安全到费用都综合考虑后,我们最终选定了醇基作为替代能源。”五一农场一连党支部书记陈峰说。

智能控温系统的应用让管理更高效。“以前得半夜添煤,现在只要远程监控就行。”种植户许璐说。棚内环境也显著改善,花卉干净整洁,品质提升明显。据介绍,五一农场2024年温室大棚产值已突破5000万元,清洁能源技术为其提供了稳定保障。为鼓励转型,农场设立补贴机制:每台锅炉补贴4000元,燃料按面积每平方米补贴1.5元,一亩地可补近千元。

五一农场还在耕作材料上推进绿色替代。自2019年起,当地试点使用PPAT原料的全生物降解地膜,历经连队干部试种、技术培训、集中采购等环节,现已全面替代传统塑料膜。今年,五一农场计划使用生态膜38吨,覆盖面积超过8000亩,按每公斤3元标准补贴。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多次组织现场会、签约仪式与入户讲解,联合蓝山屯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续推进地膜替代行动。

图为全生物降解地膜。冶明伟摄图为全生物降解地膜。冶明伟摄

在104团畜牧连哈萨克风情园内,海力特智能植物工厂展现出农业科技的新模样。走进约900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热带植物、无土蔬菜、蝴蝶兰等构成立体农业图景,“南果北种”不再只是设想。据该连队两委委员赵楠介绍,这里采用云雾栽培技术,将营养液雾化后直接喷洒植物根部,在节水的同时,提高了产出效率。“一茬叶菜30天可采收,立体种植让土地利用率提高6倍。”

“孩子们在这里能看到芭蕉长什么样,也能知道不接触土壤的蔬菜是怎么长出来的。”赵楠说。眼下,智能温室已成为连队开展农业研学与劳动教育的重要基地,也带动周边居民实现稳定就业,为定居牧民拓展出“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的实践路径。

紧邻智能植物工厂的牧二场黑家沟景区,依托丰富草场资源和乌鲁木齐近距离区位优势,正探索生态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路径。“我们打造生态景观、完善接待设施,还吸引了野生动物入驻,游客来了还能看到小动物。”牧二场党支部书记张映东介绍说,未来这里将作为窗口展示其他片区的畜牧文化与生态成果,进一步带动旅游经济发展。

记者了解到,兵团十二师将继续统筹推进清洁能源农业、生态环保材料、智能农业等试点示范工作,逐步构建绿色、节能、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下一步,十二师将在总结典型经验基础上,推广多种清洁取暖模式,持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探索农文旅深度融合路径,推动农业全链条增值、全周期绿色发展,推动绿色转型从“点上突破”迈向“面上推广”。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农业设备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