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卫发布



百年前,粮食短缺让护粮成为生死之战。
在那些食不果腹的岁月里,

人类终于明白:
粮食不会从天而降,是农民的耕种养殖,托举着全社会的生存根基。

这就要说到农业普查。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必须摸清“三农”家底。

“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
这是中国特色命题,关乎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富强。

为全面了解我国“三农”基本情况、准确把握“三农”发展变化,
需要进行农业普查,这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

本次农业普查对于科学制定“三农”政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好问题,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次农业普查的要点。
众所周知,我国将国民经济划分为三次产业。

本次普查的行业范围,
就包括了农作物种植、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其中,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属于第一产业;
农林牧渔服务业比较特殊,属于第三产业。

农业普查通常每10年进行一次,
是十年一次的“三农体检”。

尾数逢6的年份为“普查年”。

我国分别在1996年、2006年、2016年进行了3次农业普查。
2026年迎来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

普查的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
下列单位和个人。


普查内容有五大维度,全面覆盖:


为了提高普查工作质效,减轻基层工作负担,
本次普查采取全面普查和抽样普查相结合、长表和短表相结合的方法开展。


普查还通过科技赋能,
卫星,无人机、AI齐上阵。

这次全国农业普查的标准时点
是2026年12月31日24时。

没错,普查就像“长跑”,
历经四年,分步推进。

可见,普查需要每一位对象的支持,
需要大家如实配合,守护数据真实。

总之,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
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开展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各界社会力量要积极参与,认真配合做好普查工作。





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本质上是对人类生存根本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