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草原云

学生观看立体无土栽培的韭菜。
“一进门,植物的气息扑面而来,满眼望去整个都是绿色的,感觉到了旺盛的生命力。”10月16日,说起几天前的这次研学之旅,北京师范大学包头附属学校初二学生马唯耀的这番真切感受,道出了许多同学初到包头市土右旗现代农业博览园时的心声。近日,该校学子走出校园,在土右旗开启了一场融合自然探索与文化寻踪的研学之旅。

学生体验水培种植。
研学首站设在土右旗现代农业博览园,这里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科技农业之窗。在立体无土栽培展示区,蔬菜与花卉并非生长于土壤,而是在层层叠叠的栽培架上、在精心配比的营养液中茁壮成长,这一景象引得同学们连连惊叹。在叶菜水培区,讲解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无土栽培、水培与传统土培的差异,同学们踊跃提问。知识的探索不止于聆听,更在于亲手实践。随后的无土栽培操作环节中,同学们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分组协作,从固定植株到调配营养液,每一步都一丝不苟,让科技农业的种子在心中“落地生根”。

学生在美岱召景区体验射箭。
研学期间,同学们来到美岱召旅游景区,体验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壁画拼图区里,各组同学通力协作,仔细辨认、耐心拼接,让一幅幅承载着历史的美岱召壁画重现光彩。传统射箭体验区同样气氛热烈,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同学们穿戴好护具,练习拉弓、瞄准,一次次专注的尝试,让每个人都亲身体验到古代游牧文化的豪迈与激情。初二学生白悠然在成功中靶后兴奋地分享:“中靶的那一刻,成就感满满。这次活动让我对历史有了更真切的认识,非常有意义!”

学生在美岱召景区体验经典壁画拼图。
此次北京师范大学包头附属学校的研学之旅,是土右旗充分发挥农文旅资源优势,积极构建“研学+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的一次生动实践。近年来,土右旗将现代农业博览园、美岱召等特色场所打造为集实践教育、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研学基地,有效推动了本地资源向教育价值的转化。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蔡冬梅
通讯员:王彩娟
新闻编辑:陈春艳


